首页 > 经典语录 >

二月二“龙抬头”古诗词,愿不负春光,不负自己

时间:

农历二月二(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在北方,人们称二月二为“龙抬头”,亦称“春龙节”。而在南方,这个节日则被称为“踏青节”,亦称“挑菜节”。

二月二,龙抬头,在诗词里感受古人的节日习俗。

【1】

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清晨,天将破晓,大雾笼罩了整个江城,细雨霏霏,轻轻飘洒。这时,天空突然变晴,山间云雾缭绕,山石好像披上了一层白色的外衣。

黄鹂鸟在村落间欢快地婉转啼鸣,在高高低低的麦垅间,可以看到紫燕在轻盈地翩翩起舞。

这其中的乐趣,只有农家人知道,你看,他们正招呼儿女,跨上牛背,吹着笛子,回归家园。

这首诗语言轻快活泼,手法细致含蓄,描写作者郊行所见之景色,薄雾笼罩山村,耳听黄鹂的啼鸣,眼看紫燕翻飞,通过视听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生机的春景和快乐的农家生活,,抒发了诗人对自然风光和农家生活的喜爱之情。

【2】

二月二日

唐·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二月二日这天,诗人漫游江边,春风吹拂,不时听到远处传来悠扬的乐曲声。花红柳绿,婀娜多姿,紫色的蝴蝶和黄色的蜜蜂在花丛中盘旋飞舞。

客居他乡,经常思念故乡的亲人,在幕府供职已有三年时光。江边浪潮的声,如风吹雨打屋檐似的哗哗作响,有谁能理解我内心的惆怅呢。

宋朝将二月二定为“花朝节”,到了元代,又有“踏青节”之称。元代史学家费著《蜀锦谱》中记载“二月二曰,踏青节。初郡人游赏,散在四郊。”诗人在二月二这天,选择江上春游,和煦的春风散发着融融的春意。春江水涨,撩动起诗人的羁旅愁绪,何时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

【3】

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

宋·张耒

久将菘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

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

农历二月二被称为“龙抬头”,但是在唐宋时期,二月二却被称为“挑菜节”。唐人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记载:“二月二,曲江拾菜士民”。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二日,宫中排办挑菜御宴。”

诗中说,每年的二月初二,他都要买来肉菜,做一锅肉汤菜,然而今年二月二这天大雨如注,路面泥泞,未能出去踏青、挑菜。我坐在家中,想象着菜园的蔬菜一定长得格外旺盛,仿佛听到一畦畦的春水在辘轳声中流转。

【4】

二月二日

唐·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初二,一场小雨过后,天气放晴;小草和地里的蔬菜都长出了嫩芽。

一群穿着轻盈的春衫,骑着骏马的少年,在十字码头并驾齐驱,缓缓前行。

这首诗短小精炼,通俗易懂,充满诗情画意,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景象。

【5】

二月二日龙阳道中作

清·吴大澄

山村如画里,小市两三家。

几担白莲藕,一篱黄菜花。

草沾旗角湿,柳拂帽檐斜。

津吏逢迎熟,行人静不哗。

走进山村如同走进画里,小小集市上,只有两三家商户。路旁有几担洁白的莲藕,篱笆旁盛开着一丛丛金黄的菜花。

低垂的酒旗,被草上的露水沾湿,柳条轻拂弄歪了行人的帽子。渡口的小吏熟悉地迎来送往,路上的行人,安静从容不慌不忙。

【6】

撑腰糕

清·蔡云

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劝啖花糕。

支持柴火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

所谓“撑腰糕”,就是将过年剩下的隔年糕切成薄片,放在油锅里煎着吃,老百姓认为二月二吃了这种糕,可以强身健体,避免腰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