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假日文旅“春”意盎然
2025年清明假期已于6日圆满收官。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假期市场显示,旅游目的地格局发生深刻变化,释放出重要信号。
景区发布“游客画像”
清明假期,哪些人在旅游?喜欢什么样的消费方式?
青岛红树林度假世界首次向媒体发布清明假期比较清晰的“游客画像”:山东省内客源占比达71%,高于2024年同期68%数字,显示在清明假期,省内游、周边游的比重继续加强;从游客年龄段分析,1至39岁的游客占比为62%,明显高于去年,更高于前年,显示年轻客群对清明假期旅游市场的参与持续提高。以上“游客画像”为旅游目的地运营提供清晰指向。
青岛红树林度假世界副经理王震建议,年轻人更青睐时尚消费产品,像一些网红产品、创意打卡游,特色美食、娱乐对这一群体有着巨大吸引力,作为景区目的地应该投其所好,这也是旅游供给侧改革的方向。整体看,红树林度假世界推出的针对年轻人的产品均受到欢迎,爆款的像第二届繁花艺术节、音乐派对、文创市集等,多达几十种。由于游客趋向年轻化,有关亲子互动体验产品很火。
回归品质,淡化接待数字
清明假期,一批景区收获“骄人”的数字,据介绍,德州齐河泉城欧乐堡度假区梦幻世界游客量提升50%以上,动物王国提升20%以上;淄博红叶柿岩游客量同比增加四成;济南章丘明水古城商业增幅约20%;青岛红树林度假世界游客增幅约8%,临沂市平邑县沂蒙山龟蒙景区游客增长25%,云蒙游客增长20%,客源半径拉长;临沂费县天蒙景区4日纳客超过1.6万人次……
某地质生态类景区总经理表示,其游客量同比减少约2000人;某知名主题乐园相关负责人透露,其首日游客量“不如去年”……记者注意到,今年,包括台儿庄古城在内的一批著名景区在发布数据时,少见的未提接待数字。
客流下降的景区不必“难为情”,因为“带头大哥”也降了——由于泰山景区今年清明节实施了最严格的限量错峰措施:4日下午、夜间暂停售票,5日全天停售门票,没有提前预约的游客当日既买不到票更进不了山,但当日仍有7.9万名游客登山(去年清明假期第二天9万余人)。据统计,4月4日0时至4月6日24时,泰山景区累计接待进山游客174069人,比2024年同期减少16.25%,为历年清明假期“第二高”。这个假期未出现超大客流(单日超过8万人次)。
泰山此次客流下降,景区主动选择占重要原因。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消费质量的重视度日益提高。泰山景区强调,假日旅游必须坚持“安全第一、舒适度第二、收入第三”分配工作。
无门票、免费景区红火异常
采访中,资深旅游职业经理人、济南融创文旅城副总经理李爱敏分析,清明假期部分景区之所以客流下降,既与市场上旅游产品供给充分,竞争持续加剧,游客被分流有关,也与时令更适合外出赏花踏青,分走部分主题类景区人气有关。除此之外,还与景区自身营销策略有关——如果前期促销力度太大,将导致客流透支。她认为,当下景区若想在假日比拼中占优,既要好的产品内容,又要有强力的促销手段,只做一样很难有好的效果。
6日,记者在济南章丘绣源河景区看到,在此户外露营的市民游客非常多。假日中涌现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躺游”,这些游客在树荫下、帐篷里一睡就是大半天,尽情享受假日闲适时光。
“清明节作为一个国家的公共假期,从旅游市场的角度来说,今年最大特点就是家庭市场占主体,举家出游是最常见的组织形式。”中国旅游行业协会副会长、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会长王德刚说,各旅游企业精准地把握住这一特点,推出很多针对性非常强的产品满足市场需要。
在家庭出游中,“孩子”成了决定性因素,家长乐意带他们去一些博物馆、非遗和民俗展演场所,让他们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触,提高审美感知力。客观上,也分流了收费景区的人气。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