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遵义余庆全力升级特色产业做强县域经济

时间:

余庆县城全景

兴业·强县·富民

近年来,余庆县以创新驱动为笔,着力发展产业,从白酒产业集群的拔节生长,到生态旅游项目落地,再到茶产业精深加工产业链的强势崛起,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如今的余庆县城舒适宜业、乡村活力四射、人民生活幸福安宁。

立足县域产业基础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工地,机器轰鸣的厂房车间,日新月异的工业园区,蓬勃发展的产业基地……处处奏响砥砺奋进的最强音。

贵州余庆经济开发区某工厂

近年来,余庆县将新型工业化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深入推进工业倍增行动,以省级经济开发区为载体的贵州余庆经济开发区,是贵州省100个省级特色产业园区之一。该园区在做大主导产业、优化配套服务等方面狠下功夫,不断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实现产业规模效益双提升。

在余庆县神龙烟花爆竹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全自动盘引点胶机正在高速运转,工人忙着将烟花模型整齐地放在起点,然后通过机械自行运转,快速完成引线串引和点胶。

据统计,余庆县已建成烟花爆竹链条企业31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2024年已签约烟花爆竹项目16个,总投资10.02亿元,解决就业3600人,实现税收1200万元。

在余庆县东部产业园,机械的轰鸣声此起彼伏,施工人员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

贵州国赤酒业集团、正源鞋服产业园、贵州余庆经开区标准厂房、贵州奥德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在建项目正加快建设并实现部分投产。

目前,贵州余庆经济开发区已入驻企业114家,规上企业29家。全县工业总产值从2010年的5.2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8.88亿元。

推进城镇化建设完善交通服务体系

要致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余庆县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不断完善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目前,该县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国省道为主干线,县乡道为主体,乡村道为基础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遵余高速余庆段

目前,余庆境内有(包含过境高速)余凯高速、遵余高速、余德高速、江安高速、道瓮高速、湄石高速共计6条高速公路,其中,遵余高速让余庆县实现镇镇通高速。此外,余庆县还实现了“四好农村路”全覆盖,一条条硬化路、柏油路成了乡亲们的旅游路、产业路、致富路。此外,余庆县的水上交通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2009年,构皮滩水电站建设形成的飞龙湖流域成为余庆水上交通主阵地,建设有樱桃井、浪水湾、飞龙3个码头,设海事管理站房2处。

2021年11月,构皮滩电站通航工程全线复航,这也让断航近20年的千里乌江实现了全线复航。如今,乌江水运复苏三年多,共发航货船近2000航次,进出货物超过70万吨。

农业产业兴旺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初春时节,走进余庆县松烟镇二龙村茶场,站在茶山观景台,极目远眺,只见坡间翠色纵横,连片集中、层次错落的生态茶园娇翠欲滴,令人赏心悦目。

“上万亩茶园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因其风景优美,每年有上万游客前来品赏观光。”余庆县凤香苑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骆地刚说。

松烟镇二龙茶山

2021年,二龙茶山被评选为贵州茶产业十佳旅游融合基地。

作为“中国茶业百强县”“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的余庆县,“茶叶”终于晋级成“茶业”,实现了“人均1亩茶,户均1万元”的目标。

截至目前,余庆县茶园面积有21.3万亩,茶产业已成为该县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8万人因茶兴业、因茶增收,全县茶叶经营主体84家。2024年,全县茶叶产量6570吨,产值达7.4亿元,余庆县已连续6年进入“全国茶业百强县”行列。

高标准农田建设、果蔬大棚修建、特色产业培育……多年来,余庆县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深入推进农业产业三年提质增效行动,全力保障粮油生产安全,巩固提升茶叶、水稻、生态畜牧、红粱、烤烟、辣椒、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24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51.5亿元,增长4.2%。

从缺粮少油到丰衣足食,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从春种秋收到四季丰收,从单打独斗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从单一农业结构到特色产业群,余庆县农业产业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农民生活日新月异。

目前,余庆县在松烟镇、大乌江镇建设“创意农业”基地2个,基本形成了江南有机稻、江北特色优质稻生产格局,成功申报全国“水稻全产业链典型县”;全县建成500亩以上农业示范基地7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5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全县茶园面积达21.3万亩,稳定蔬菜13万亩,优质烟叶生产基地5万亩。

增进民生福祉交出群众满意答卷

子营街道积善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近年来,余庆县科学决策、周密部署,以空前力度推进各项民生保障工作。

在县城子营街道积善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户子女进入附近的学校就读。余庆县全面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乡镇办学条件,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和实现学生就近入学。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省医院专家的看诊,对我们老百姓来说真是一件大好事。”在余庆县人民医院门诊大厅里,候诊队伍井然有序。

“以前看病只能去排队,缴费也只有去窗口,现在挂号可网上预约,缴费可通过自助机,我们不定时邀请北京、上海等大医院的专家进行远程会诊,群众看病越来越方便。”余庆县人民医院医生何坤说。

在余庆县,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在各乡镇开花结果,基础医疗服务提档升级,实现了“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

与此同时,余庆县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公婆等评选表扬活动,引领广大群众崇德向善。同时,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建设,充分利用全县71个村(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资源,组织发动群众参与文化、健身和科普宣传等活动,让文明在乡村蔚然成风。

不仅如此,余庆县还实施城市供水提质、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基本养老服务水平提升等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让余庆更加美好。


来源:余庆融媒

编辑:何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