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刊|《未来世界》:未来已来

时间:

来源:科学大观园杂志社

2025年新年伊始,很多人突然有了一种未来似乎已经触手可及的感觉。深度求索(DeepSeek)发布的新一代推理大模型引发了人工智能的又一轮热潮,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带来精彩的表演——以它们为代表的各类前沿科技产品纷至沓来,共同构成了一幅描绘未来的拼图。

作者 | 鞠强

如果我们想对“未来”有直接的体验,那么中国科幻大会无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场所。作为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之一,3月28日至31日,2025中国科幻大会在北京石景山首钢园举办。这次大会可谓未来感十足,虚拟现实、裸眼3D等技术把开幕式打造成展示未来世界的画卷,球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等最新产品也纷纷亮相,施展各自的“十八般武艺”。而在中关村论坛年会的其他活动中,多才多艺的人形机器人也吸引了大量关注的目光。在未来几年里,这些人形机器人将会陆续在多个应用场景中扮演重要角色,逐渐影响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科幻作品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的想象。曾经在科幻作家的笔下,人类既能搭乘潜水艇在深海遨游,也能乘坐航天器探索太空,而这些昔日的梦想都早已变为现实。科幻作家也曾在作品中畅想过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与人类的互动,探讨了人性、伦理与技术的关系,当下我们则要真正直面技术变革提出的诸多挑战。

科幻预见了科技的发展,而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在深刻改变甚至重塑科幻的面貌。一方面,科幻作家笔下的未来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成现实;另一方面,科技的飞速发展又为科幻创作提供了独特的现实土壤。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就认为科幻文学正处在深刻变革的节点,不仅题材在不断拓展,而且对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科幻大会的会场放眼全球,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和产业生态的不断完善,具身智能将会掀起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我们也将重新定义科技与科幻的边界,缩短现实与未来的距离。

球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机器狗……在2025中国科幻大会展区现场,多个科技创新产品与公众“零距离”接触,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世界。

新/刊/速/递Read the new issue of the magazine first

栏目·科学探奇

在太空生活中,航天员感到最麻烦的事情就是上厕所,因为太空马桶与地面上使用的马桶很不一样。

栏目·真相

生活中还是要妥善使用冰箱,别吃过期食物。同时,我们还要提醒家里的长辈,并定期帮他们收拾冰箱。

栏目·聚焦

截至目前,我国有超过1300万孤独症患者。近年来,随着发病率不断上升,孤独症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栏目·万象

欧几里得证明了自己是终极探索机器。它正在以最宏大的规模探测星系,使我们能够探索宇宙的历史和塑造宇宙的无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