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土豆的“硒”引力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邓雅君、蒋梦玲、向锐哲)4月23日清晨,巴东县官渡口镇西瀼口社区的田野笼罩在薄雾中,绿油油的土豆秧随风轻摆。随着太阳升起,农户陆续来到田间,锄头翻动间,一个个金黄饱满的土豆破土而出,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
“今年行情好,一斤能卖到两三块钱,我家两亩地收入能超万元!”居民佘世林弯腰捡起一个拳头大小的土豆,黝黑的脸上绽放出笑容。这些表皮光滑、个头匀称的富硒土豆当下已上市,成为当地农户的“致富金豆”。
巴东县地处富硒矿带,这里的土壤天然富含硒元素,种出的“马尔科”土豆不仅口感粉糯,还富含抗氧化成分。“我们这儿的土豆,可不是普通的土豆。”巴东县西瀼口富硒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向东拿起一个土豆,自豪地说,“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我们的土豆是‘长在土里的保健品’。”
回忆起产业发展历程,向东感慨良多。最初推广时,不少村民将信将疑:“土豆还能卖出什么花样?”居民佘应清就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种了一亩,没想到收获时,这些贴着“富硒养生”标签的土豆通过电商平台走进了武汉、上海的高端商超,价格翻了两番。

“过去土豆熟了愁销路,吃不完的只能烂在家里。现在还没开挖,订单就来了。”向东笑着说。作为恩施州土豆协会的成员,合作社早早收到了来自武汉、重庆等地的订单,农户们再也不用为销路发愁。
如今,西瀼口社区的富硒土豆种植面积已从最初的百余亩扩大到500多亩,带动周边500多户农户户均增收8000多元。小小的土豆,成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这背后的秘诀,是巴东县打出的一套完整产业“组合拳”。
为确保富硒土豆的品质与价值,巴东县大力推广“薯玉豆”复合种植模式,统一采购优质脱毒种薯,从源头保证品种的纯度,增加马铃薯种植面积;定制富硒有机肥料,确保土壤养分均衡,还聘请农业专家团队驻点指导,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在产业链延伸方面,巴东县建立现代化清洗分拣车间,实现产品分级处理,并引进精深加工生产线,开发富硒土豆粉、即食薯片等高附加值产品。在品牌营销方面多管齐下,注册了“恩豆”“恩之源”等地理标志商标,培育本土电商团队,开展常态化直播带货,与武汉中百、重庆永辉等连锁商超建立稳定供货渠道。

目前,巴东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8万余亩,总产量26万吨。“恩施土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授权18家销售商使用,线下售价2.8元/公斤-4.4元/公斤,线上可达6元/公斤-10元/公斤,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土豆”。
夕阳西下,满载土豆的货车沿着盘山公路驶向远方。车轮碾过的,不仅是一条条蜿蜒的山路,更是一条从传统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振兴“硒”望之路。这条路上,一颗颗富硒土豆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