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工人日报社评丨向英烈致敬,在他们用生命守护的路上接续前行

时间: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工人日报社评】

原标题:向英烈致敬,在他们用生命守护的路上接续前行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吴迪

每一则引发热议的与英雄相关的新闻,其实也是一个深入探讨如何筑牢凡人英雄的精神基石、如何讲好英雄故事的切口。将凡人英雄的精神内植于心、外化于行,以忠诚与担当、传承与奉献来致敬英烈,应当是我们每个人的良知与责任。

据4月6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报道,4月4日清明节当天,一条名为《18岁的他壮烈牺牲!葬礼现场全员被打马赛克》的历史资料视频引发大量网友关注。2011年8月22日凌晨,云南瑞丽江边,一男子被执勤武警查出有疑似毒品后逃跑,年仅18岁的姚元军奋力追赶,在距离江边两米处死死抓住了毒贩,与之殊死搏斗。搏斗中,二人坠入江中,姚元军直到最后一刻都没松开抓住毒贩的手,直至壮烈牺牲。

“2分多钟的视频,看得人心痛不已!”这条历史资料视频虽时隔多年,却仍具有直击人心的力量。每年清明时节,都有不少关于祭奠缅怀英烈的新闻。其中,这种只有牺牲后才能看到面容的英烈及其事迹,尤其令人痛心。禁毒是一项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的持久战,承担这份重任的人并非天降神兵,而是一个个与你我一样的凡夫俗子、血肉之躯。他们长年坚守在禁毒一线,名字、面貌、声音都不能出现于公众面前,一旦公开则意味着这可能是他们在人世间的最后一面。正是他们的坚守甚至是牺牲,换来了我国禁毒工作形势的整体向好、促成了公众对于禁毒战争的更多理解、更大共识。

今天,铭记英烈、继承遗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一直以来,方方面面采取了多种形式致敬英烈,为的正是“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以禁毒战线为例,从有关方面在日常工作中持续开展专项行动,对任何毒品问题零容忍,到公众对包装成奶茶、电子烟等新型毒品及种植大麻、罂粟等违禁植物不断提高警惕,积极举报违法线索等,禁毒斗争的扎实推进正是对这一战线上的英烈最直接、最实际的致敬。

英雄是民族精神的托举者和时代价值的实践者,是一座座精神丰碑,应该被我们时时铭记和尊崇。每一则引发热议的与英雄相关的新闻,其实也是一个深入探讨如何筑牢凡人英雄的精神基石、如何讲好英雄故事的切口——从抗战英烈到和平年代牺牲的警察、军人、消防员、医护人员等,当下,我们该如何理解英雄、崇尚英雄?

一些人正在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有家长自发带孩子到烈士陵园为烈士献花、擦拭墓碑、为铭文描金;有学校组织学生徒步百里祭奠英烈,用脚步丈量信仰之路;一些地方政府、互联网企业等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帮助烈士寻亲;我们常见到孩子们对英雄辈出的群体出于天然的崇敬而争先恐后地向军人、警察敬礼……当近距离感知英雄故事、走近英雄群体等成为日常,爱国情怀、英雄主义将以润物无声的形式融入血脉、深入人心。

“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互联网上,各版本官兵合唱的《祖国不会忘记》的视频被网友大量转发和评论,视频里没有伴奏,亦无掌声,但质朴的歌唱却直击人心:“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如此英雄本色,值得我们给予最崇高的敬意与呵护。

生,并肩携手;死,继承遗志。为了生于兹、长于兹的神州大地的安宁,我们从祖先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唱到如今的“如果说你曾苦过我的甜,我愿活成你的愿”——将凡人英雄的精神内植于心、外化于行,以忠诚与担当、传承与奉献来致敬英烈,应当是我们每个人的良知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