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潍坊昌邑实施学前教育提档升级行动,打造优质普惠发展新高地

时间:

大众网记者 郑健 潍坊报道

近年来,潍坊昌邑市以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为统揽,以“学前教育十四五”规划为蓝本,以群众期盼为导向,以质量跃升为突破,创新实施“资源扩容、质量提档、机制创新”三大攻坚行动,构建起“城乡一体、优质普惠、协调发展”的现代学前教育服务体系。

坚持资源建设为先,夯实优质普惠发展根基。强化高位统筹。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责、部门协同”的推进机制,连续五年将学前教育发展列入必须办好的民生实事,制定出台《昌邑市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成立以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为副组长,教育、财政、人社等相关部门和镇街区政府“一把手”为成员的领导机构,真正把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工作上升为“一把手”工程。创新供给模式。针对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探索“改扩建为主、新建为辅、闲置转化”的多元学位供给路径,建立“城市更新+人口流动”动态调整机制,大力实施幼儿园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累计投资1.7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3处,新增优质普惠性学位3900个,形成“城区5分钟、镇村10分钟”学前教育服务圈,构建了“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县域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筑牢经费保障。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经费保障和增长机制,确保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用地保障、投入安排、师资补充、待遇落实、问题解决“六个优先”,以提供普惠性服务为标准,科学核定普惠性幼儿园办园成本,将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拨付提升至每年710元,近三年累计足额拨付2800余万元,形成“财政保基本、专项补短板、社会助提升”的多元投入格局。

坚持内涵提升为重,激活学前教育内生动力。有力有序提升教师素质。创新“编制统筹管理+员额动态调配”双轨机制,2022年以来累计引进新教师748名,其中300余名教师充实到学前教育,占引进教师总数的40%以上,持续优化学前教师队伍结构。以“赛研培项目”为引领,建立“县、镇、园”三级教研培训网络,实施昌邑潍水(杏坛)英才培养工程,每年组织教学比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30余场次,引领教师迈入专业发展快车道。1项成果获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高质高效加强课程建设。构建“基础课程+特色课程+园本课程”三维体系,围绕语言、健康、体育、艺术、社会五大领域,在开齐开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园根据园本实际,挖掘园区资源、社区资源,先后开发“多彩篮球”“创意美术”“足球游戏”等园本课程30余门,彰显了各幼儿园课程建设特色,提升了幼儿园的核心竞争力。昌邑市获评山东省学前教育游戏活动实验区。用心用力做好托育服务。针对婴幼儿“入托难、入托贵”,幼儿园“生源少”的问题,坚持公益普惠、科学有序、服务民生的服务理念,探索完善“托幼一体化”服务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挖掘空余学位,通过现有场地改造、设施设备升级、教师培训等手段,在该市30余处幼儿园增设2-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职能,累计提供托育学位600余个,有效降低了群众的教育成本,切实让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期盼和关切更加可感可及。

坚持机制创新为要,构建全域协同发展格局。创新县域学前教育平台化建设。制定《昌邑市实验幼教集团办园实施方案》,以昌邑市实验幼儿园为集团核心园,与该市100处幼儿园签订共建协议,组织县域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聚焦资源互鉴、课程共建、师资共培、文化共享等方面,形成城区核心聚集、乡镇辐射融通的全域覆盖发展格局。创新城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建设。探索实施“2+N”城区幼儿园集团化办园新模式,以昌邑市实验幼儿园和昌邑市市立幼儿园两所优质幼儿园为龙头,充分发挥它们的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通过创建新园、接管弱园和居住区配套幼儿园等办园模式,举办了北苑幼儿园、豫园幼儿园、邑城水岸幼儿园、美澳嘉苑、市立幼儿园邑城首府园区等6所分园,通过输出管理团队、师资培训、课程共享等方式,每年解决700余名幼儿入优质幼儿公办园问题,实现“优质资源城区覆盖、办园水平整体跃升”。创新乡村学前教育一体化建设。扎实推动幼儿园镇村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实施“一个法人、多个园区”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该市10处镇街区中心幼儿园辐射作用,带动54处乡村幼儿园发展街区实现党建、业务、师资、经费、资源等一体统筹、共建共享,书写了“乡村园不输城区园”的生动实践。截至目前,该市10处镇街区全部通过“潍坊市普及学前教育先进镇街”验收,镇街区中心幼儿园全部创建为“山东省级示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