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家长们,你关心的疫苗接种知识来啦|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时间:

2025年4月25日是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打疫苗,防疾病,保健康”。



疫苗能够预防传染病,主要是通过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使人体获得对特定病原体的抵抗力。具体来讲,把细菌、病毒经过加工(如减弱毒性、杀死、提取成分等)处理制作成疫苗,具有抗原性、安全性。


正常人体接种疫苗后,免疫系统识别抗原产生抗体“保存”在体内。当同种细菌或病毒再次入侵身体时,已产生的抗体可通过免疫反应将其杀灭,从而起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疫苗种类都有哪些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划分,疫苗的种类可以分为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免疫规划疫苗(一类疫苗),由政府免费提供,需按规定接种。主要预防严重的传染病,未接种可能会影响入托、入学等。非免疫规划疫苗(二类疫苗),需自费接种,由家长自愿选择是否接种。


有些家长认为没必要接种自费疫苗或存在接种越多越好等想法。那么,免疫规划疫苗与非免疫规划疫苗有区别吗,自费疫苗有必要接种吗?


非免疫规划疫苗可作为免疫规划疫苗的重要补充,起到预防传染病和减少接种频次的作用。例如水痘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俗称手足口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等可以预防相应传染病的发生,降低病情严重程度;有的二类联合疫苗可以减少接种次数,比如“五联疫苗”,包括了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结合疫苗,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和Hib感染。另外,因为疫苗性质不同,有的非免疫规划疫苗可以替代免疫规划疫苗,例如对于免疫缺陷儿童,可以选择二类的灭活乙脑疫苗替代一类的乙脑减毒活疫苗。



哪些情况不能接种疫苗


对任何疫苗都适用的禁忌证包括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以往接种该疫苗出现过敏反应者。接种禁忌的情况还有以下3种:


1.处于发热、患急性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严重慢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如哮喘急性发作等)不能接种疫苗,可待病情稳定后,由医生评估再安排接种。


2.患有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是绝大部分疫苗接种的禁忌证,具体可参考各疫苗说明书。


3.存在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注射免疫球蛋白后至少需间隔3个月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



疫苗漏打了如何补种


补种疫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未按照推荐年龄及时完成接种的18周岁以下人群,应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的通用原则尽早补种。主要包括:


1.应尽早进行补种,尽快完成全程接种,优先保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


2.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须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3.当遇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同种疫苗完成接种程序时,可使用不同厂家的同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


4.具体补种建议参考每种疫苗的补种要求。


补种后,疫苗的保护效果如何?


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免疫系统应答正常,即便接种时间有所延迟,按照疫苗补种的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疫苗补种依然可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如乙肝疫苗通过补种也可让身体产生对抗病毒的乙肝抗体。


少数情况下,由于不同个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不同,补种疫苗的保护效果不同。比如,免疫功能低下者补种疫苗的保护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


超龄还能补种吗?


部分疫苗超龄后还可补种,有些则不能。可参考《北京市免疫规划疫苗补种标准(2025年版)》中的具体内容。例如,乙肝疫苗基础剂次(前3针)、脊灰、乙脑、甲肝疫苗等在18岁内没有补种年龄限制。而以下疫苗补种则有年龄限制:卡介苗满4岁不再补种;麻腮风疫苗基础剂次(第1针)>1.5岁不再补种;A群流脑疫苗满3岁不再补种等,这种设置与传染病易感年龄有关。


有的疫苗需要接种3次,已打2次,漏打后是否需要从头开始补种?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的通用原则,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须重新开始全程接种。以乙肝疫苗接种为例,基础免疫需接种3次,补种标准为补满3次即可,无须从头开始补种。


补种疫苗是否有最短时间间隔?


补种疫苗有最短时间间隔要求,还需参考各地区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标准。例如根据《北京市免疫规划疫苗补种标准(2025年版)》,乙肝疫苗基础免疫3剂次,第1剂和第2剂间隔应≥28天,第2剂和第3剂间隔应≥60天,第3剂和第1剂间隔应≥4个月。


补种疫苗期间,还可以接种其他疫苗吗?


现阶段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均可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同时接种。例如8月龄宝宝若正在补种乙肝疫苗,也可按照免疫程序接种麻腮风疫苗,但需遵循同时接种原则的具体要求,由接种医生评估儿童具体情况后安排疫苗接种。



特殊健康状态儿童可以接种疫苗吗


在预防接种领域,特殊健康状态指儿童患有可能影响到预防接种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疾病,处于一种特殊的生理或病理状态,如早产、先天性心脏病、免疫功能低下、过敏性疾病和癫痫等。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普遍存在疫苗接种率低、漏种、迟种现象。


一般来讲,特殊健康状态儿童免疫规划需要经过临床医生对儿童病史、疾病恢复状况、免疫状态、用药情况、既往免疫接种情况等进行合理评估,结合儿童的体检结果,医生分析、权衡接种的利与弊,考虑三种情况:可以接种、暂缓接种、不建议接种。在可以进行接种的情况下,根据疫苗类型与作用提供个体化免疫接种方案。从临床实践结果看,多数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经过评估可以接种疫苗。


图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健中心 赵明 梁爱民

海报:于洋

编辑:刘洋 李诗尧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 叶龙杰


图片

图片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1Q3GXEDS】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