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企大调研·有π论⑤丨反内卷:齐心协力把“蛋糕”做大
川观新闻记者 陈俊伶 底伊乐
在讲述企业发展历程时,眉山琏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琏升光伏”)总经理蒋万昌反复提到一个机构——760W+俱乐部。
这家俱乐部成立于2024年3月,当时,光伏行业正处于技术路线混战与产能过剩的寒冬期。在业内大多数企业互相竞争、各自为战的时候,琏升光伏联合其他9家同样走异质结技术的龙头企业,组建同盟。值得注意的是,那时同盟的名字为“740W+俱乐部”。
回忆起俱乐部成立以前,蒋万昌说,异质结供应链成本居高不下,市场话语权远不及主流技术路线的TOPCon技术阵营。“740W”指的是异质结太阳能组件在标准测试条件下能够输出的最高功率,也是彼时异质结技术的标杆性功率水平。
成立俱乐部的初衷就是“反内卷”,取这个俱乐部名的目的也很明确:大家“抱团取暖”,通过产业链协同,推动异质结组件功率早日突破740W。
俱乐部成立后,成员企业迅速展开行动。大家约定,每个月由一家会员企业举办一场圆桌会议,汇聚异质结领域企业和行业专家,共享自己企业中的技术突破和“商业机密”,共同商讨异质结电池的未来。
变化每个月都在发生。
2024年4月,第二次会议聚焦供应链降本,推动银包铜浆料、超薄硅片等关键材料的规模化采购。
2024年5月,第三次会议制定异质结组件统一标准,避免企业间因测试方法差异导致市场混乱。
2024年6月,通威股份等龙头加入,俱乐部影响力扩大,并发布《异质结产业白皮书》,为行业提供技术路线图。
刚刚过去的3月圆桌会议,“740W+俱乐部”正式官宣升级为“760W+俱乐部”,标志着异质结技术迈入全新发展阶段。
“独木难成林”,这是近年来光伏技术迭代与产业发展的典型趋势。从740W到760W,今年还要朝着780W和800W进发,俱乐部名称的变化,实际上是光伏产业提档升级的写照。
大家心里都清楚:只有齐心协力把“蛋糕”做大,企业才能走得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