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有“质”青年|杨成伟:在南京的街头,我们把日子唱成了诗
深夜的南京街头,一盏昏黄的路灯下,我抱着吉他唱了一首《夜空中最亮的星》。那时我刚经历创业失败,口袋里只剩几个硬币,可当第一声和弦响起,几个路人停下脚步,有人跟着哼唱,有人举起手机闪光灯摇晃。那一刻,我忽然明白:音乐不是逃避现实的壳,而是照亮生活的光。
从街头到公园:一群人的音乐乌托邦
30岁之前,我和音乐毫无交集。干过销售、开过酒吧,赚过钱也亏到身无分文。直到那个深夜,我在街头的旧书摊旁弹唱,一个戴眼镜的男孩蹲下来问我:“哥,能点歌吗?”后来,他成了我们团队的第一个粉丝。

再后来,30多个非专业“流浪歌手”聚在了一起。
街头的夜晚对于我们来说只是开始。
没有舞台,没有灯光,只有风吹过薄薄的外套,以及偶尔驻足的路人。一句“再唱一首吧”,路人脸上洋溢的笑容,都是我们坚持下去的理由。

后来每周六傍晚,当鱼嘴湿地公园的灯塔被夕阳镀成金粉色时,独属于我们的音乐会就开始了。
江风裹着歌声。遛狗的大爷、牵手的情侣、骑单车的学生……素不相识的人围成圈,跟着节奏拍手。

被雨淋过,所以更想成为那个撑伞的人
做街头演出是苦差事。淋过暴雨,设备摔坏更是家常便饭。可每当我们唱起《海阔天空》,台下总有人红着眼眶跟唱。
那是外地打工的大哥,是刚失恋的姑娘,是相互依偎着的一对老夫妻。对于我来说,就好像是通过音乐,把大家的心都连在了一起。

“嘘,偷偷告诉你个秘密”
最近我写了首关于南京的新曲子,词还没填。旋律是在地铁上哼出来的,当时对面坐着个穿汉服的姑娘,裙摆上绣着金陵城的梧桐叶。我想把这首歌送给南京,送给每一个在街头与我们相遇的你。

团队小伙伴总笑我:“成伟,你一把年纪了还做梦?”
我回他们:“没梦的人,才真的老啦。”
我们计划办一场又一场“月光音乐会”,不需要门票,只需要你带着故事来。或许某天,你也会在某个路口听见我们的歌声——那时请停下脚步,和我们一起,把平凡的日子唱成诗。
“带着你的故事,我们下个路口见。”

策划:鲍晶
统筹:洪艳 于燕
视频:华苏杰
文字:吕泽宇 朱甄宇 杨寅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