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四载·春潮澎湃①||年均开通一条过黄河通道,立体交通网畅达两岸城区
编者按: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伴随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而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支持济南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自2021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以来,起步区坚持生态优先,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不断书写深入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时代篇章。为全面展示起步区获批设立四年来建设发展成就,特开设《奋进四载·春潮澎湃》专栏,今天推出系列报道第一篇《年均开通一条过黄河通道,立体交通网畅达两岸城区》。
日前,黄河北岸立交段桥梁施工紧锣密鼓,南岸匝道段工程车往来穿梭,地下30米处“山河号”盾构机持续掘进,计划今年底贯通。在其东侧数公里处,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北延工程已经双线贯通并将于今年通车。按照省市交通优先原则,自2021年以来,济南市以平均每年开通一条过河通道的速度,持续加密通往起步区的跨河通道,为要素资源向黄河北岸集聚,提供更加有力的交通支撑。
以桥隧集群搭建跨越天堑立体通途
1855年,自黄河改道流经济南以来,如何跨越黄河,成为一代又一代济南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百年前津浦铁路泺口铁桥建成通车,为济南近代工商业崛起创造有利条件。随着起步区获批设立,济南城市发展空间也扩大到黄河以北广大地区,解决过河问题尤为迫切。虽然1982年济南黄河公路大桥通车打破济南“黄河无公路桥”历史,但仅有济南黄河大桥和建邦黄河大桥两座日常通行桥梁,显然无法满足北岸新城发展需要,起步区成立之前,济南市启动“三桥一隧”跨黄通道建设,起步区成立之后,再次开工“三隧一桥”跨黄通道。

2020年济乐高速南延线通车,2021年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通车,2022年济南黄河凤凰大桥通车,2024年济南黄河大桥复线桥、济南黄河齐鲁大桥同日通车,济南以平均一年开通一处过黄河通道的速度,不断刷新济南黄河桥隧密度新记录。不仅如此,今年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北延工程也将通车,济南黄河黄岗路隧道计划明年通车,济南黄河航天大道隧道计划后年通车,年均增添一处过河通道的速度仍将继续……
根据规划,起步区跨黄桥隧共有21处,目前已通车11处、在建3处,待所有规划跨河通道全部建设完成,起步区跨河通道平均间距2.2公里,与上海、南京、杭州等拥河发展城市相当。
桥隧矩阵的形成,让济南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与此同时,轨道交通7号线向北延伸,与桥隧网络形成立体呼应,在起步区构建起“地上地下、快慢结合”的交通体系。
以骨干路网串联新城东西核心组团
对于起步区来说,桥隧的飞跃,除了跨黄交通工程,还需要区域内骨干路网的承接与延伸。
四年来,起步区规划建设了“三横七纵”、总里程132公里的城市快速路,“九横十二纵”、总里程342公里的结构性主干路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累计开工道路里程292公里,具备通车条件约180公里。今年,将新启动42公里市政道路建设。

以正在建设的黄河大道二期工程为例,建成后,将串联起济南城市副中心、崔寨高新产业组团等核心区域。尤其是二期工程首次在济南引入地下立交系统,可实现岱北大道、鹊华东路与黄河大道的立体互通。
作为起步区首条快速路,黄河大道堪称起步区“交通主动脉”。它不仅连接黄岗路隧道、济泺路隧道等跨河通道,更将济南主城区快速路网在黄河北岸顺利接轨,实现“快快相连”的南北融合。
更令人瞩目的是,黄河大道还是一条“智慧的路”。
道路两侧密布的智能传感器如同“神经末梢”,能够实时采集车流、空气质量、路面状况等数据;路侧的5G基站与车载终端形成“车路协同”网络,为自动驾驶测试提供全天候支持;路灯杆集成智慧照明、视频监控、充电桩等功能,变身城市“智能节点”。
而像黄河大道一样的智慧感知道路,起步区共规划建设39条,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构建起人—车—路协同的智慧交通生态。
以立体交通矩阵重塑新区开放格局
按照规划蓝图,起步区将系统推进“公、铁、空、水”一体化的立体交通体系。
——对内,依托跨河通道和域内路网,以黄河大道等快速路为骨架,高效衔接轨道交通7号线北延线、济南东站枢纽等,与济南主城区形成半小时交通圈;
——对外,随着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的加快推进,小清河全线通航实现千吨级船舶海河联运,济滨高铁、德商高铁穿境而过,逐步形成“1小时直达京津冀、3小时融入长三角”的对外交通走廊,全面融入全国“八纵八横”综合交通网。

这种全方位的交通网络,不仅让起步区成为济南向北开放的门户,更将其融入全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循环。
借由高效立体的交通网络,起步区还同步推进“地上地下、产城融合”的空间开发,打造地上地下空间协同发展的立体城格局。
通过交通轴线串联产业园区、生活社区与生态空间,起步区将推动“人、产、城”实现深度融合,助力城市从“平面扩张”向“立体生长”转变。
站在四周年的新起点上,连通黄河两岸的立体交通网络,正逐步让黄河北岸新城和南岸中心城区更加紧密地衔接起来,让黄河成为济南城中河的战略构想也正逐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