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清明时节“应时”青团热销,市场监管部门发布消费食用提示

时间: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重大春祭节日,悠久的祭祖文化与饮食习俗密不可分,清明节吃冷食的习俗在不少地方一直保留至今。青团作为这一传统节日的特色应时美食,备受消费者青睐。4月3日,扬州市市场监管局特别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市民群众享受美味青团的同时,确保饮食安全与健康。

应时青团

市监部门提示,首先,购买渠道要正规。建议大家选择正规超市、商场、糕点店等场所购买青团,这些商家通常有较为严格的进货渠道管理和质量把控机制,所售青团的质量和卫生情况相对更有保障。网购青团时,要挑选信誉良好、评价较高的商家,仔细查看商品详情页中的产品信息、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避免购买到“三无”产品。

品质鉴别上,需检查标签、配料表和生产厂家、食品生产编号(“SC”“ZF”标识)和产品标准代号等信息是否齐全。不购买信息不全、不清晰或有篡改迹象的产品。外观上,常温即食青团不应有漏气、破袋等现象。挑选青团以清香味浓郁、颜色自然油绿为好。发青、发黑或颜色过于艳丽的,不建议购买。质地判断上,用手轻轻按压青团,质地应软硬适中,富有弹性。过于软糯或过于坚硬的青团,口感往往欠佳,且可能存在制作工艺问题或品质隐患。打开包装后,要观察馅料的色泽和质地。如豆沙馅应细腻、色泽均匀,无杂质;蛋黄肉松馅中的蛋黄应完整、油润,肉松应蓬松、有肉香。若馅料颜色异常、有异味或可见明显杂质,请勿食用。

市监部门温馨建议,家庭自制青团要适量。制作面皮时,除了糯米粉外,可添加适量澄粉(小麦淀粉)或者大米粉。既便于青团成形,又可以提高青团咀嚼时的韧性。馅料应现做现用,不要存放时间过长。很多创新风味的馅料保质期较短,存放时间长,就容易滋生霉菌或发生腐败变质。尽量即做即食,避免大量、长期储藏。短时间贮存,需放入保鲜袋,并扎紧袋口再放入冰箱冷藏。较长时间贮存,可以冷冻保存,最好1个月内吃完。低温贮存的青团,用蒸锅加热后食用,要注意控制好加热时间。如采用微波炉复热,宜中高火、短时间加热。若加热时间过长,青团容易塌陷、表皮破裂、馅料流出,影响食用品质。

专业人士提醒,青团虽然好吃,但老人、小孩以及消化功能不佳的人群食用要适量。青团馅料往往高糖、高脂、高热量,质地黏腻,应小口慢吞,谨防噎食。儿童要在成人监护下食用。对某些食物过敏的消费者,购买时需查看标签上的配料表和致敏物质提示,选择合适的品种,防止致敏物质摄入。消费者在食用青团时,可以搭配一些蔬菜、水果、汤羹、茶等,有助于消化、解腻、均衡营养。为确保食品安全,青团可加热后食用。加热方式可选择蒸、微波或油煎,但要注意控制加热时间和火候。蒸制时,水开后蒸 3-5分钟即可;微波加热时,中高火加热 1-2分钟;油煎时,用中小火煎至外皮金黄即可。加热后的青团口感更佳,且能有效杀灭可能存在的细菌等微生物。

通讯员 扬市监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