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工业化思维培育农业特色产业 电白“农头工尾”这样锻造

时间:

4月,电白数十万亩荔枝花盛放,凑近一闻,仿佛树皮沟壑里已经能渗出荔果丰收的甜香。

如果迫不及待想一尝荔枝的美味,荔枝罐头是一个选择。在电白区产业园里,广东鹰金钱海宝食品有限公司(下称“鹰金钱海宝”)是茂名市首家符合标准的荔枝罐头生产企业,其利用荔枝鲜果制成荔枝罐头,使得荔枝从“夏季限定”变成“四季可期”。

荔枝罐头是电白农产品借力精深加工、提升产品价值,拓宽销售时空的一个生动案例。近年来,电白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大力培育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以产业链思维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农业发展由此走上了市场化、品牌化、数字化、工业化齐头并进的进阶之路。

坚持工业化思维

延伸农业生产产业链条

一瓶瓶罐头自动“行驶”在输送带上,经过各“站点”,完成检测、贴标、码垛等工序……在鹰金钱海宝生产车间,智能化罐头包装流水线正在快速运转。作为常温即食类的食品,罐头属于预制菜的一种。近年来,预制菜成为市场热门,鹰金钱海宝迅速投入研发,已推出超过30个非罐头品类的预制菜,覆盖了预制菜的四大种类。此时,一批批已封盖的金枪鱼罐头已被整齐地码放在车间里,待贴上标签和包装后,这些水中美味就会发往非洲。

在电白,以水产为原料,生产加工罐头的企业不少。它们大多聚集在电白工业园区。以电白工业园为载体,电白区大力打造水海产品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形成以新洲海产、海蓝水产、海篮渔业、惠众水产、鹰金钱海宝、冠利生物为代表的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年加工水产品约9万吨,产值约14亿元。如今,以水产品预制菜为核心的电白预制菜成为新的增长点,年销售额突破7.6亿元,还入选了全国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

从“海洋”回到“陆地”,在观珠镇沙垌香街上,汇科沉香原油厂的工人正在操作着机器提炼精油。“萃取的得油率在万分之几至千分之几之间,好的沉香精油香味保持沉香原有味道,持香时间可以保持一整天。”一名工人介绍,沉香精油厂采用超临界萃取法,可从1千克的沉香原材料中提取出7克的精油,每月可生产40千克精油,每克售价从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虽然价格不菲,但依然吸引很多游客过来试用及购买。

沉香深加工的思路在观珠镇应用广泛,沉香茶叶、沉香洗发水、沐浴露、香皂、面膜、车载香薰等一系列产品,多形式、多种类地让更多消费者体验沉香的魅力。2024年,观珠镇吸引意向返乡投资沉香深加工企业5家,其中总投资超2.1亿元的沉香提炼及香精香料制造项目和瑜丰沉香汇精油厂项目已经动工建设。

在电白其他乡镇,有更多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场景。

电白区食品企业集团不断调整生产配方,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生产出没有任何食品添加剂的具有本地特色的广式腊肠、豉汁五花腊肉等腊味制品,一经投入市场,深受广大市民喜爱。

在沙琅镇,力江绿色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精深加工探索延长牛大力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如今,牛大力植物饮料、牛大力酒、牛大力茶等加工产品一个接一个被生产出来,展示着产业发展的新可能。

2025年电白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把主攻方向放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上,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从目前各个乡镇的实践探索中,工业化思维延伸了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条,拓展了新的提质增效空间,为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坚持品牌化思维

持续培育高竞争力产品

3月21日,茂名市“信”字号公用品牌授权仪式暨融资产销对接会举行,9家企业现场获授茂名市“信”字号公用品牌授权证书。其中,包括电白非遗产品——沙琅豉油豆豉。

“信”字号公用品牌,重在品质溯源。其通过构建“两标一码一单”品控溯源体系,全链条提升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认可度。获得“信”字号的产品,往往成为人们眼中信得过的品牌,买得更加放心,产品影响力和竞争力由此有望大幅提升。

品牌,是2025年电白农业发展的关键词。电白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用品牌思维赋能农业,创建更多“信”字号公用品牌,同时谋划建设电白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南海沉香产品展销中心、数字农业服务中心,为农产品开拓更多营销展销渠道。

由此延伸,重点工作有两项。第一项,无疑是农产品的品牌化建设。

一方面,持续挖掘电白优质土特产资源,全产业链把荔枝、萝卜、丝苗米、番薯、圣女果等“小特产”做成“大产业”。以丝苗米为例,电白区农业农村局将从完善农产品“两品一标”认证、企业名牌申报和名特农产品优势区申报等入手,持续培育和打造强有力的电白丝苗米区域公用品牌。

另一方面,要将更多好产品纳入“信”字号公用品牌。在电白区第5批“信”字号公用品牌授权使用申报中,鹰金钱海宝的金枪鱼罐头、鲮鱼罐头,广东好味快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鱼丸,茂名市惠众水产有限公司的冻罗非鱼片等本地企业产品同样颇具竞争力。记者从电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今年要继续做好“信”字号商标类别的增注工作,推动电白的炒米饼、水产加工食品等积极申报“信”字号,助力电白区优质土特产“出圈”。

农产品品牌化的进程中,外力也在强化。南海区—电白区对口帮扶协作工作计划明确列出,将支持电白做大做强“粤字号”农业知名品牌,发展预制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壮大乡村旅游、数字农业等新业态,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南海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帮扶过程中将进一步引导南海区预制菜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冷链物流企业到电白区投资,补齐、拉长、拓宽电白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

另一项重点工作则是,产品展销渠道如何创新。

近段时间,G15沈海高速茂名至湛江段电白服务区(南、北双向)实施半封闭施工。该项工程除了是响应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服务区提质升级总部署之外,还将结合茂名市“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农特产品推介需要,以沉香为主题设置农特产品专柜。两千多公里外的北京市朝阳区,北京唯一公办民俗类专题博物馆——北京民俗博物馆里同样设有沉香展区,展出着来自电白的沉香片块、沉香雕塑、沉香手链等产品。

更常见的是,近年来,电白广泛利用展会通过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各种大型会展,借此展示电白沉香的独特魅力和产业实力,提高电白沉香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基于产品品牌的创建以及展销渠道的创新,越来越多的电白农产品正在走上现代农业进阶之路。

谋划重点项目

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助推转型升级

4月,地处228国道北侧小良镇马岚村委会的禽畜肉类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项目部分楼栋已封顶,各项施工有序推进。项目用地规划约60亩,其以冷链物流项目为支撑,建设生猪屠宰及分割车间、冷库、肉食品深加工车间,是电白食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

聚焦农业精深加工领域,电白正在谋划推进诸多重点项目,为农业“工业化”发展夯实基础。2025年电白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电白将大力推进沙琅食品加工产业园、丝苗米产业园、禽畜肉类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育强一批农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

禽畜肉类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项目预计2026年建成,将与电白预制菜产业园项目有效联动,未来可形成配套完善、功能齐备、效益良好的,集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展销及创新研发于一体的现代化智慧农业产业园。

沙琅食品加工产业园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当地正加快推动征地和提前开展招商工作,将豉油、龟苓膏等产业整合至产业园区,引导产业实现集聚化、规模化发展。目前已有豉油豆豉加工厂、矿泉水厂、屠宰加工厂等企业意向入驻产业园区。为进一步深化产业链建设,当地还结合自身定位,大力引导南药、龟鳖、谭儒萝卜等特色产业拓展产品链条。在谭儒村,占地15亩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已经建成,萝卜腌制菜加工中心、水稻烘干中心、大米精细化加工中心、古法花生油加工中心可以为30多种本地农产品提供加工服务。在尚塘村,龟苓膏加工厂稳定运行后,预计年产龟苓膏约55万瓶。

电白区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致力于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稻”路。其通过开展丝苗米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推动水稻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做大做优一产,引进自动化加工设备做强做广二产,融合农文旅做活做精三产,打造大米全产业链。

依托产业园平台,越来越多的大米(粮食)加工企业进驻园区。位于霞洞镇的中轻枫泰特色优质大米加工基地,从一家淀粉加工企业发展成茂名农业龙头企业,建成米粉车间、生产车间、机械化烘干中心和仓库,形成一条完整的生产加工一体化链条。全自动的大米和功能性米粉加工生产线运转,每日可加工优质大米300吨、120吨功能性米粉。

正是基于一个个重大项目的谋划,电白持续探索建设科技集成、主体集合、产业集群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并以此作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大力引入自动化设备,提升加工效能,提高产品质量,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

南方+记者 邓建青

【作者】 邓建青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